为了拓展同学们的历史思维,体验历史文化,2013级历史班与考古班的同学,在贾发义老师和杨永康老师的带领下于2014年5月16日在绵山进行了课程实习。同学们参观了云峰寺、栖贤谷、水涛沟等景点。
幸哉,绵山之行!
十三重楼是道教名胜,香火旺盛,游客熙攘,鉴有各彩塑,皆是明清所制,今看来仍是精神抖擞,或笑或嗔姿态万千,由此看来,明清时期宗教气氛宽容,有以明世宗佞道,故道在明中叶大盛,又清朝诸帝崇佛,但亦遵道,故道在清也颇旺,这些彩塑历经三四百年,虽曾遭覆埋、战火之灾,但仍呈绚丽斑斓之态,向世人讲述了我们祖先精湛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却自强不息的复兴故事。
攀栖贤谷,是为升至山顶看介子推庙。好一个栖贤谷:谷中两侧高山数丈,一溪清水蜿蜒飞漱其中,并无山路可走,可是偏要设铁板铁链乃至木排于水上,供勇者行,高山深澜,落差辄有十几米之高,行走在窄旧铁板,缘铁链而行,向下俯之,则头晕目眩,硬着头皮前进,则心惊胆战,水声盈谷,多少冲淡了怀古之情。可是山上那一尊介公泥胎,又使人何等感慨!介子推一行人随从晋文公流亡十九年,颠沛之苦,无家之难,所历辛苦,岂不比今日栖贤谷更甚。居功至伟的介子推矢志淡泊,不肯贪天之功以为己利,与母共隐绵山,以辞功禄之困,最终文公欲引其出仕而纵火烧山,介子推遂与母携死火中,后世卒有清明寒食之论,使之传世叹兮!
行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本次活动切实贴合历史文化学院各专业需求,充分彰显学院特色和班级个性,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全体同学将以团结共进的力量、反哺社会的决心努力奋进,燃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