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世界史系 > 教授
【世界史-教授】尉佩云
2025-02-27

f78c0f0e9edf426ab34419d752466944.jpg

一、基本信息

姓名:尉佩云

最终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yupeiyun@sxu.edu.cn

研究方向: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德国近现代史

二、个人简介

尉佩云,1988年生,男,历史学博士。2010年获得历史学学士,2010-2017年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德国波鸿鲁尔大学(Ruhr-Universität Bochum)高级访问学者,兼任巴西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会国际期刊《史学史(História da Historiografia)》客座编辑、中国德国史学会理事等。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意志视野下德国历史理论的变迁研究(21CSS011)”及山西省哲社项目“唯物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领域的新趋势”等,并在《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哲学》《史林》《中华读书报》等重要报纸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三、学术论文

尉佩云:《异域想象、自我认同与现代性的价值》,《中华读书报》(2024年05月01日,第667期,13版。)

尉佩云、约恩·吕森:《德国历史哲学传统中的理念论及其批判》,《世界哲学》,2024年第4期,第54-63页。

尉佩云(第一作者):《“市民社会”史与德国社会史研究的更新——以于尔根·科卡为中心》,《江海学刊》2024年第4期,200-210页。

尉佩云:《价值批判与社会转型:汉斯-乌尔里希·韦勒的社会史路径及实践》,《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45-156页。

尉佩云(第一作者):《在全球史视野下重写资本主义史——以于尔根·科卡为中心》,《史林》2024年第6期,1-13页。

尉佩云:《二战后德国史学家对纳粹大屠杀的反思——以约恩·吕森“三代人”理论为中心》,《史学集刊》2023年第2期,第60-70页。

尉佩云(第一作者):《历史意义的思想演变与当代转型——以约恩·吕森为中心》,《学术研究》,2023年第4期,第123-130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转载)

尉佩云:《历史意识的实践拓展与概念推进——读<凝思历史意识>》,《公众史学》(第五辑)(2023年3月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54-260页。

尉佩云:《当代德国史学理论中的历史意义:渊源、生成与经验》,《世界历史评论》,2022年夏季号,第2期,186-199页。

Yu Peiyun: “Jörn Rüsen.” Bloomsbury History: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Web 1 Dec. 2022.

尉佩云:《诗性历史与理性历史:当代史学理论中的两种取向》,《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03期,第137-152页。

尉佩云:《后现代史学理论在德国的传播与接受》,《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pp.25-29.

尉佩云:《历史责任、历史理性与史学职业化》,《北方论丛》2020年03期,第118-125页。

约恩·吕森,尉佩云译:《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与历史教化中的作用》(译文),《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5期。pp.110-112.

尉佩云:《历史文化:当代德国史学理论的一个范畴》,《学术研究》2018年10期,pp.133-142.

尉佩云:《历史叙事的理性逻辑——约恩·吕森与当代西方历史叙事理论》,《史学月刊》2018年第5期。pp.82-93.

尉佩云:《实践历史学家与史学理论家的认识分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27日,第1399期。

约恩·吕森,尉佩云译:《回首往事:对我学术生涯的简要回顾》(译文),载《世界历史评论》2018年10期。pp.266-274.

尉佩云:《德国与欧洲的当代历史书写——斯特凡·贝格尔教授访谈》,《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pp.125-131.

约恩·吕森、尉佩云:《历史叙事、历史研究与历史伦理——访约恩·吕森》,《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1期。pp.23-31.

尉佩云:《弥合现代与后现代史学理论的可能途径——以约恩•吕森的学科范型论为中心》,《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

尉佩云:《真理不是北极——对话何兆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尉佩云:《作为伦理思考的大历史——读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全球史评论》,2013年12月,第六期。pp.369-373.

尉佩云:《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西方史学思想的变革》,《社科纵横》,2012年12月,总27卷。pp.197-199.

四、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意志视野下德国历史理论的变迁研究(21CSS011)”、山西省哲社项目“唯物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领域的新趋势”及“中-德历史学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教学类项目等。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1.德国约恩·吕森教授(Jörn Rüsen) “跨文化语境中史学理论基本概念”(Schlüsselbegriffe der Geschichtstheorie systematisch)项目;2. 波兰克拉赫教授(Ulrich Timme Kragh)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 “东亚历史叙事话语研究(Narrative Modes of Historical Discourse in Asia)”项目等。

五、教材和专著

参著《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邓京力等著,第八章,附录一、二。

参著《当代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人物、派别、焦点》,王晴佳、张旭鹏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第一部分第4章,60-76页。

六、社会服务

学术平台搭建:作为发起人,承担“山西省大学生史学论坛”的组织和主持工作,自2020年至今已第六届。

七、获奖

2024年6月,山西大学“文瀛青年学者”人才称号

八、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