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中国史系 > 中国古代史 > 副教授
【古代史-副教授】刘伟国
2024-11-25

BO4I6536.jpg

一、基本信息

姓名:刘伟国

最终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副教授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lwgpku1115@sxu.edu.cn

研究方向:历史聚落地理与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与革命文物

二、个人简介

刘伟国,博士,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副主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聚落地理与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与革命文物。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专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5项;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山西大学学报》《福建论坛》《社会史研究》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山西省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排名第三)。

三、学术论文

[1]刘伟国、范舒雅:《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山西红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山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

[2]刘伟国、樊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收入吴承忠主编《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报告(202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5月。

[3]刘伟国:《南太行山传统村落文化线路构建研究——以沁河古道及沿线传统堡寨村落为例》,《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八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4]齐慧君、刘伟国:《中国传统村落研究回顾与展望》,《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八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5]刘伟国:《黎城县乡村抗战遗址调查与初步研究》,《田野逐梦:太行山传统村落调查研究(教师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

[6]刘伟国、齐慧君、闫怡,等:《沁河中游传统堡寨村落田野调查与研究的基本认知——沁河中游传统堡寨村落田野调查系列报告之一》,《地方文化研究》2020年第6期。

[7]郝平、刘伟国:《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山西太行山堡寨村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黄河长城太行文旅融合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

[8]刘伟国:《太行山传统村落历时性文化谱系研究——以沁河中游传统堡寨村落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8期。

[9] 刘伟国:《长时段视野下城市洪涝适应性景观的历史演变及其研究意义——以严州古城(梅城镇)为例的分析》,《社会史研究(第8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10] 刘伟国:《南太行山地区堡寨村落防御特征研究》,《太行古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11] 刘伟国、郝平:《南太行山地区堡寨村落的形成和特点——以沁河流域的窦庄村和郭峪村为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12] 刘伟国:《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万里茶道”初步研究——以山西段为例》,《经济问题》2019年增刊。

[13] 刘伟国、孟伟:《晚清山西商人在京师的金融经营——对宣统三年京师<转本底账>的解读》,《北京史学》2018年第2辑。

[14] 刘伟国:《“遗存县治”现状的再研究及其遗产价值——以浙江省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2期。

[15] 刘伟国:《世界遗产视野中的村落遗产研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16] 阙维民、刘伟国:《浙江省“遗存县治”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4年第2期。

四、科研项目

[1]八路军抗战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研究,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专项(2024-316),2024.11-2025.12,主持人

[2]武则天生平事迹研究,深圳青云至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24.11-2025.12,主持人

[3]以山西红色文化为中心的中国史本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一般性项目)(J20240082),2024.5-2026.5,主持人

[4]种下一颗和平的种子,山西大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2024.6-2025.6,主持人

[5]八路军总部旧址调查研究,山西大学·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革命文物专项(GMWW2023001),2023.8-2025.8,主持人

[6]山西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与长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山西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2021YY045),2021-2022,主持人

[7]山西历史村落遗产保护与文旅价值研究,山西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2020YY009),2020-2021,主持人

[8]山西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研究,山西大学长城生态文化研究院基地项目(SDCC2001001),2020-2021,主持人

[9]世界遗产视野中的太行古堡遗产价值研究,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项目(01020220120172),2020-2023,主持人

[10]“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人文环境研究,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委托项目(01020220080076),2020,主持人

[11]山西城市史丛书——晋城城市史西省南烨博爱公益基金会委托项目(01020220090111),2020-2023,主持人

[12]讲好山西国宝级文物故事——武乡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研究,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委托项目(01020220060052),2020-2023,主持人

[13] 山西抗战遗址调查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山西抗日战争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子课题,(19KZD002),2019-2024,主持人

[14]遗产廊道视野中的南太行山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山西省教育厅(201803038),2018-2020,主持人

[15]世界遗产视野中的山西省遗存县治研究,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SSKLZDKT2016036),2016-2017,主持人

五、教材和专著

[1]刘伟国:《武乡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太原:三晋出版社,2024年。

[2]刘伟国:《沁河中游地区传统堡寨村落碑刻辑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年。

[3]郝平、周亚、刘伟国主编:《山西省标准地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年。

[4]刘伟国主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村落》,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

六、社会服务

[1]刘伟国:作为专家参与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广播电视台《人说山西好地名》节目录制,2024年10-11月。

[2]刘伟国:作为专家参与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广播电视台《人说山西好地名》节目脚本撰写、节目审查,2023年12月-2024年5月。

[3]刘伟国:入选山西省民政厅地名文化专家库成员,2023年9月。

[4]刘伟国:作为主讲嘉宾参加央视新闻《非遗味道 历久弥新:共赴清香之旅》节目录制,2023年6月。

[5]刘伟国:入选太原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2023年5月。

[6]刘伟国:审核《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2022年11月。

[7]刘伟国:入选山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智库专家,2022年7月。

[8]刘伟国:作为评审专家审核山西省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2022年10月。

[9]刘伟国:作为专家审核山西省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2022年3月。

[10]刘伟国:作为主讲嘉宾参与录制凤凰网山西主办的《三晋博物志》栏目,2021年12月。

[11]刘伟国:入选山西省党史研究院党史和地方志专家库,2021年8月。

[12]刘伟国:作为评审专家审核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第一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2020年12月。

七、获奖

[1]刘伟国:“培基·铸魂·润心: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一流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2023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本科)特等奖,2023年12月。

[2]刘伟国:所指导的“历史文化学院南太行山传统村落研究团队”荣获山西大学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实践服务队,2019年。

[3]刘伟国:山西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

[4]刘伟国:山西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18年。

[5]刘伟国:山西大学“优秀辅导员”,2017-2018学年。

[6]刘伟国:山西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

[7]刘伟国:历史文化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017年。

八、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