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近代史-教授】郝平
2024-03-04

8357f6fd4f7e4f4da429c4d283fd427f.jpg

郝平男,1968年11月生,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思想宣传工作“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区域社会史、明清社会经济史、灾害史等研究。

学术兼职

山西省历史学会会长;山西省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山西省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发表论文

1、山西柳林县集体化时期梯田建设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2期。

2、山西省农村调查报告——2010年7月·8月·12月,山西省P县の农村,《东京学芸大学纪要》(日本)2012年第63集。

3、集体化时代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时代意义,《光明日报》2012年5月31日(《新华文摘》2012年第18期全文转载)。

4、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煤矿业发展,《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3期。

5、嬗变与坚守:近代社会转型期晋中的民间宗教活动——以〈退想斋日记〉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6期。

6、嘉庆二十年平陆地震后的朝廷与地方官——以〈明清宫藏地震档案〉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9期。

7、明蒙军事冲突背景下山西关厢城修筑运动考论,《史林》 2013年第6期。

8、1928—1929年山西旱灾与救济略论,《历史教学》2013年第11期。

9、晚清民国晋中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初探——基于晋中地区契约文书的考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0、勒价抑买还是族内救济?——基于清代晋西北地区亲族间土地买卖契的考察,《山西档案》2015年第2期。

11、集体化时期山西省平遥县道备村年终结算制度,《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2、抗战的山西与山西的抗战——论山西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历史、现实与趋势,《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

13、解放战争时期老区土改与乡村社会变化——以太行解放区为中心的考察,《军事历史研究》2016年第4期。(《新华文摘(网络版)》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4、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建设与改造,《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

15、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粮食危机及应对,《安徽史学》2016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7年第7期论点摘编)。

16、从家庭纠纷之讼看清前期地方官的司法审判——以〈牧爱堂〉相关案例的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17、山西票号的书信经营——对光绪十六年日昇昌京师分号一封残信的解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18、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27期。

19、商业明信片及其史料价值——以20世纪二十年代山西寿阳谦瑞益商号为例,《史学史研究》2017年第3期。

20、晚清民国清徐县王氏家族分家析产初探,《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8年第1期论点摘编)。

21、契约所见清代山西土地价格初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3期论点摘编)。

22、党建为山西抗战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20日。

23、PBL模式在历史教学中对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24、清初地方官贪腐原因与政府应对,《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1期。

25、也谈灾荒史研究中的山西民间文献利用问题,《福建论坛》2019年第9期。

26、明清河北境内山西商人会馆的历史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5期。

27、明清山西商人与河北正定商业——以正定山西会馆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3期。

28、庙宇与村庄:关帝庙在明清乡村社会的性质与作用——基于高平地区关帝庙现存碑文的探讨,《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

29、《丰歉年略》:晚清山陕两地粮价变动与民生图景,史志学刊,2020年第1期。

30、《1928-1929 年绥远鼠疫的突发与政府防治——以绥远临时防疫处为中心》,《近代中国》第三十二辑2020年6月。

31、深挖善于文化资源 兴晋富民助推转型,山西日报理论周刊,2020年6月16日。

32、长城景观遗址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山西日报,2020年11月3日。

33、中国村落发展史视野下的传统村落历史固有价值,地方文化研究,2020年第6期。

34、清代太行山乡村庙宇变迁与村庄中心的转移——以山西高平王庄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35、20世纪50年代山西农业救灾中的技术推广,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新华文摘》2021年第7期论点摘编)。

36、杂税转正:民国时期山西契税的征稽(1912—1937),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年第5期。(《新华文摘》2022年第4期论点摘编)。

37、辛亥革命后山西票号的维系与收撤——以蔚长厚上海分号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38、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卫生防疫的历史经验,中国减灾,总413期,2022年1月下。

39、保护利用好山西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山西日报》2022年3月8日。

40、明清华北乡村组织功能扩大化及其原因探析——以太行山村社碑刻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22年第2期。

41、儒学的乡村渗透:以宋至清山西乡村文庙为中心,湖北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42、价值体系视角下的河北太行东麓传统村落类型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43、山西灵石县静升村明清聚落格局的变迁,历史地理研究,2022年第3期。

44、庙宇、庙会与戏台:中共创造的“抗战空间”——基于黎城县乡村庙宇的田野调查,军事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

45、当代民间文献整理工作的成就与新特征,《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7日 11版。

4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日输出与文化交流路径研究——以四大名著为例,《编辑之友》,2023年第6期。

47、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山西贡献,山西日报,2023年7月18日。

48、亦中亦西:民国前期北方瘟疫防治的二元面相,医疗社会史研究,2023年第1期。

49、再塑传统:晚清变局下的列女形象构建——以光绪平定方志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9期。

50、山西榆社县减租减息推行中的困境与应对,安徽史学,2023年第5期。

51、清中后期山西乡村的民间灾赈——以灵石县静升村为中心,贵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52、明清井陉道的交通建设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第1期。

53、习近平文化思想饱含坚定的历史自信,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1日,第一版。

出版著作

1、《丁戊奇荒:光绪初年山西灾荒与救济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大地震与明清山西乡村社会变迁》(专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

3、《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山西卷》(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4、《战争往事:沁河流域的动荡岁月》(专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5、《灾害与历史 第1辑》(主编),商务印书馆,2018年。

6、《清代山西民间契约文书选辑》(编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

7、《超越信仰:明清高平关帝庙现象与晋东南乡村社会》(合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

8、《黄河、长城、太行文旅融合研究》(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9、《田野逐梦:太行山传统村落调查研究.教师篇》(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

10、《中国灾害志·断代卷(清代卷)》(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年。

11、《黄河流域水利碑刻集成·山西卷》(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

12、《近代中国的民众、民生与民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13、《山西文献丛编·黄河卷》(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3年。

14、《山西文旅融合研究》(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

主持科研项目

1、清代山西民间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312),已结项。

2、清代山西地震灾害研究,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201205703),已结项。

3、中国近代史学科实践型教学体系的建立,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2002),已结项。

4、民国山西民间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S048),20万元,已结项。

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史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山西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2万元,已结项。

6、金元以来太行山地区关公文化与民间信仰研究:基于高平市现存关帝庙的田野调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20万元,已结项。

7、“中国传统村落价值体系与异地扶贫搬迁中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52),80万元,已结项。

8、山西票号资料收集与整理,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课题(2019D001),1万元,已结项。

9、《山西省标准地名词典》编纂(2019058008),山西省民政厅,169.8万元,已结项。

10、中国北方历代瘟疫与地方性防疫经验研究(20VYJ009),国家社科基金专项,20万元,已结项。

11、山西革命根据地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20BDJ06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万元。

12、《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与实践研究,2020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2万元,已结项。

13、“课程思政”融入中国史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路径探索与实践,2021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2万元,已结项。

14、历史学类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2021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4万元,已结项。

15、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骨干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2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1331项目,80万。

16、近代山西乡村账簿收集整理与研究(22AZD12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5万元。

17、山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研究(22VRC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人才项目,50万元。

18、太行山传统村落文献的抢救性保护与数字化整理研究(23VJXT020),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80万元。

获奖

1、论文“从历史中的灾荒到灾荒中的历史——从社会史角度推进灾荒史研究”获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著作《大地震与明清山西乡村社会变迁》获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著作《丁戊奇荒:光绪初年山西灾荒与救济研究》获2015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

4、著作《超越信仰:明清高平关帝庙现象与晋东南乡村社会》获2022年山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教学

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中国近代史》《明清社会经济史》《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集体授课)等课程。其中,作为主讲教师讲授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023年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主讲的《中国近代史》入选2020年省级精品课程;本人参加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教学团队被评为2007年山西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2014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历史文化学院硕博士研究生讲授《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田野实践》《社会史研究专题》《明清社会经济史》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