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上午9:00,巴西利亚大学教授路易斯·塞萨尔·德萨(Luiz César de Sá Júnior)受邀来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作“思想史研究的比较形而上学”讲座。本期讲座为河汾讲堂第223期,由尉佩云老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参加讲座。
路易斯·塞萨尔·德萨教授
讲座伊始,德萨教授介绍了自己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接受学术训练并提出,研究过去的意义在于揭示其与当代的深刻差异,即如何理解“过去的他者性”。同时,知识史应避免将文本与世界割裂开来,尤其是对文学文本的研究,需要关注文本的创作条件和传播背景。
德萨教授的博士论文,由Argos Press出版
随后,德萨教授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与16世纪的巴利亚多利德辩论(Valladolid Controversy)为例,说明不同时期版本的变动揭示了文本生成与语境的密切联系,进而指出,历史研究不能仅依靠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分类,而应通过“比较形而上学”方法理解过去,才能突破当代视角的局限,真正把握历史的本质差异。
在对“比较形而上学”的研究中,德萨教授首先区分了本体论(存在的方式)和认识论(认知的方式),指出尽管我们可以较容易从认识论角度理解历史的他者性,但对本体论差异的理解更具挑战性。
德萨教授强调,探讨本体论需要遵循重要的诠释学原则。他以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反对历史倒错(anachronism)的努力与安托万·里勒蒂(Antoine Lilti)对费弗尔历史观的批评为例,说明将当下的“知识时刻”与过去的“研究对象”严格区分所反映出的历史学的特质与存在的问题。
吕西安·费弗尔:《16世纪的无信仰问题》封面
德萨教授随后深入探讨了本体论的问题,基于人类学家菲利普·德斯科拉(Philippe Descola)的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以本体论取代“世界观”这一概念,关注“世界构建”,或言“世界化”(worlding)的过程。“世界化”强调每个人通过其生物学特征以两种方式与世界建立联系:通过身体性(具象)和内心性(精神状态)。人类通过区分与自己不同的事物来认识世界。德萨教授随后解释了这种判断逻辑产生出的四种本体论类型:万物有灵论、图腾主义、类比主义和自然主义。
德萨教授指出,虽然所有的存在都共享一个世界,但“世界化”过程创造了实际的世界,这些世界构建了不同的系统,规范了对环境中感知特质和它们之间关系的识别。德萨教授提议,知识史应避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隘的语境对立,提出一种广泛的研究方案,旨在将“思想”与其本体论背景及交织其中的“生态”进行比较。重点是将知识论问题放置于主要本体论能力框架内,从而将思想史与存在方式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关系生态。通过将知识史写作视为一种比较形而上学的方法,不仅能开辟新的史学领域,还能促进与人类学的对话,提供有力的叙事来解决那些被西方思想体系忽视的地区问题。该方法还可能揭示“自然”概念框架内无法想象的问题,促进知识独立,同时不放弃科学的世界构成方法。
讲座最后,德萨教授同与会师生就以形而上学作为比较范畴的合法性问题、巴西与西欧北美的历史渊源对当下历史研究的影响问题、如何巴利亚多利德辩论的文化意义问题、过去与当下的相互作用问题以及全球化时代思想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交流,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此次讲座有助于拓宽我院学子认识思想史的视野,启发他们在全球化时代中进行跨文化的思考,与此同时还促进了我院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是一次具有深厚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学术交流活动。
文字来源:尉佩云
二审:刘改芳
三审:向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