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河汾讲堂第217期:山西古代碑刻的保存现状以及碑刻文献的出版与利用
2024-11-13

2024年11月8日下午,河汾讲堂第217期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楼开讲。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三晋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硕士生导师,山西省文史馆研究院张继红老师。

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向晋卫主持。向院长对张继红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张继红老师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

讲座伊始,张继红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石刻是铭刻艺术的珍贵遗产,历史悠久,最早的石刻文字可以追溯到夏代的《岣嵝碑》。而山西是文物大省,尤以碑刻存量巨大,位居诸省前列。现存名碑众多,北魏《御射碑》、唐太宗书《晋祠铭》、宋代苏轼书《司马温公神道碑》等名扬天下。对于诸多如此重要的碑刻,分类、整理及保护至关重要,在此张继红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碑刻分类的方法以及先前的金石学著作。

而后,张继红老师进一步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石刻在山西的保护、整理出版及研究利用状况。

他先后梳理了汉代以来山西所存名碑,并告诉我们山西石刻总量巨大,达到50000种左右,但山西石刻的保存现状值得担忧,大型石刻保存较好,散见各地的石刻保存状况一般,特别是散存于山野的碑刻还无法实现有效保护。

对于碑刻的重视,今人并不是特例,在中国古代就有研究金石之传统,比较早的著述如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后历代皆有金石学方面的名著。在山西,清末山西巡抚胡聘之主持整理出版巨著《山右石刻丛编》40卷,清方志学家杨笃整理出版《山右金石记》8卷等。当今,三晋文化研究会与三晋出版社联合整理出版了大型丛书《三晋石刻大全》,在国内首开分县域整理出版碑刻之先河。

山西石刻不仅数量巨大,且内容丰富多彩,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从书法名帖到精美的壁画碑无一不述说着关于三晋大地的历史。碑刻的研究也有了相当的成果,如《三晋石刻总目》《山西戏曲碑刻辑考》等。与此同时,张继红老师鼓励老师同学投入石刻的保护与研究,让古老碑刻重新焕发生机。

张继红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不仅让我们了解到碑刻保护的紧迫性,也为石刻文献的整理研究提供了宝贵思路。讲座结束后,张老师还与在场的老师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回答了多个与碑刻相关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至此,本次讲座圆满成功。

文案:石思童

图片:张玮 石思童

二审:周亚

三审:向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