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专业成立于1977年,1978年正式招生,是我国较早成立考古专业的十三所院校之一。21世纪以来,本专业获得长足发展,2002年成为硕士学位点,2005年成为博士学位点,2010年成为文博专业硕士学位点,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12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成为山西省优势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本科专业排名第13位,2018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亦为第13名,2019年升至第11名。目前,本专业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导5人、硕导10人。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形成了史前考古、晋文化考古、北朝考古和艺术考古等特色科研领域,目前依托于山西上千处古代建筑和上千公里的长城遗迹,初步形成长城与古建遗产保护研究的新领域。本专业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参与长江三峡库区、黄河小浪底库区、南水北调工程等项目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本专业保持着很高的田野考古工作水平,教师均有丰富的田野考古工作经历,2001~2002年参与的山西吉县柿子滩旧遗址发掘获得了国家田野考古三等奖;2006年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容城沙河遗址发掘的郎保利教授当选该年度国家优秀领队;2007年获得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目前有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个人领队)9人。
本专业设有文物陈列室。文物陈列室创建于1943年。现有展室2间,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共展出与存放文物1200多件。其中成化斗彩鸡缸杯、四系青瓷罐、五彩瓷罐等200余件可评定为一级、二级或三级珍贵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田野实践教育是本专业的特色所在,长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展本科生、研究生的实践教育活动。在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本专业2017年开始在大同吉家庄遗址建立起田野考古教研实习基地。
主要课程: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国古代史、古文字学、田野考古学、科技考古学、艺术考古学、中国陶瓷、中国青铜器、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文物保护、博物馆、考古研究、高校等事业单位从事考古、文物保护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