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
2022-11-20

2022年11月18日下午3点,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第四期开讲。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杨巨平教授,题目为《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式钱币及其在中国的回响》,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向晋卫教授担任主持人。200余名师生分别于线上和线下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向晋卫院长先是对杨巨平教授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山大师生讲演表示感谢,接着介绍了杨教授的学术背景,还特别讲述了杨教授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术渊源。杨巨平教授也回想了自己在山西大学学习工作过的二十年时间,深情感谢了母校的培育,并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在讲座中,杨巨平教授首先以一枚精美的亚历山大银币(赫拉克勒斯/宙斯型)引入话题,为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亚历山大银币出现的背景,即亚历山大帝国和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并揭示了希腊化世界与中国早期丝绸之路的重合。同时,杨教授还从宏观上讲解了希腊式钱币的内涵与分类,并介绍了希腊式钱币的基础知识。

接着,杨巨平教授对亚历山大之前的希腊和波斯钱币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希腊化钱币是以希腊城邦钱币为基础,以马其顿国王尤其是腓力二世钱币为原型,以波斯钱币为借鉴,在这三种因素影响下形成。

随后,杨巨平教授讲述了丝路希腊式钱币的演变过程。他提出这类钱币在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开始出现;塞琉古王国时期则奠定了东方希腊式钱币发展的基础;巴克特里亚王国和印度-希腊人王国时期出现了双语币;帕提亚王国时期基本接受了希腊式钱币;贵霜帝国和萨珊波斯王朝时期希腊式钱币发生了变异。讲座过程中,杨教授用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了各个时期希腊式钱币的基本形制,并详述了钱币背后的历史渊源。

此外,杨巨平教授还讲述了希腊式钱币与中国的关系。用《史记》《汉书》《魏书》中的相关记载说明丝绸之路将希腊式钱币的信息传到了中国。和田马钱和灵台铅饼作为两个具有多种文化因素结合的产物生动地体现了希腊化时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最后,杨巨平教授对丝路希腊钱币的历史作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希腊式钱币作为交换媒介和手段,不仅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的交流,还承载着各自文化的信息,其仿制、改造、流通的过程也是丝路文明的交流融合过程。在古代中外文献记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钱币甚至可以作为重构丝路沿线国家历史的主要史料依据。

在提问交流环节,杨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口含钱”、丧葬问题和匈奴人西侵对欧亚大陆影响等问题做了精彩解答。讲座结尾,向晋卫院长对杨教授的讲演作了简要总结,并强调杨教授的讲座将师生带入了不一样的世界,他还鼓励全院师生学习杨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充满能量的治学热情,希望师生能够从讲座中得到启迪,进而推动自身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f3d091daeab74a66b72cbd1ca94b405c.jpg


fa26e559d45c41ca8e04401a4cb48022.jpg


2d6d36b3ec294ee5ae8bc00583328103.jpg


0e125db16a4a46ccba31881f80bbf5ec.jpg

审核:魏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