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8日15:00,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楼河汾讲堂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农牧交错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的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来自复旦大学的张晓虹教授,主持人为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周亚教授。
本次讲座围绕“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农牧交错带龙山石城的空间分布及其文化特点”与“龙山石城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之间的关联”三个要点展开。
讲座伊始,张晓虹教授指出,中华文明是在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因此其形成过程及其文化特征与全新世以来中国气候变迁、地理环境演变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并基于此开始了关于第一部分的演讲。
首先,张晓虹教授以史料为依据分别讲述了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的文明互相融合时的特点,并以此论证了中华文明形成与独特地理环境之间不可忽略的联系。
接着,张晓虹教授通过论述全新世以来冷暖期的变化先后讲述了旱作农业的西传与牛、羊等物种的东传,并讲述了农业的西进与游牧民族的东迁,由此论述了农牧交错带的形成的过程。
证明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对农奴交错带的影响之后,张晓虹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以上提到影响与中华文明有什么关系?借此,张晓虹教授开始了第二部分的讲述。张晓虹教授以处在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文化区的庙底沟二期石城、石峁石城两座石城为例,指出它们的分布区域与农牧交错带是一致的,并详细讲述了两座石城的发掘细节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特点。
讲完两座石城的内容之后,张晓虹教授再次提问:以上这些发现又与中华文明有什么联系?并由此引入了第三部分的内容。张晓虹教授指出,人类社会早期,城与国往往合为一体,一城大多就是一国,一国更多的只有一城。这些国或城分散在我国各地,相互之间或争战或交易,最终形成中华共同体。张晓虹教授还指出,正是由于在农牧交错地带不断有争夺资源的事件发生,为了维护其农耕资源,一个以农业与定居作为本族群文化标记的“夏”"或“华夏”认同才会逐渐在这一农业边缘地带形成。
最后,张晓虹教授做出总结,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是一个人群起源、迁移、隔离、接触、交流、融合的复杂过程。进入全新世以来,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一方面形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一地带的人群在争夺资源过程中兴建了大量石城。最终导致这一区域南方农耕地区联系为华夏共同体,成为中华文明形成的先声。
讲座临近尾声,与会老师与同学向张晓虹教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张晓虹教授都做出了详细回答,到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审核:宋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