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19时,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汾讲堂“文化旅游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正式开讲。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安介生教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改芳教授担任主持人,百余名师生会聚河汾讲堂,共同聆听安介生教授的精彩讲述。
讲座伊始,刘改芳教授首先对本场的主讲人安介生教授和他的学术背景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安介生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人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在讲座的开篇,安介生教授讲到:谈到景观与旅游,在根本上要谈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个人修为,社会关系与秩序;而西方文化追求个人权利、自由与梦想,探索如何追求人类感官的极致满足。今天的人们应跨越中西方差异,以更加开放、宽容的态度,追求更美好、更理性、更幸福的生活。以此,来进入今天讲座的主题。
讲座的第一部分安介生教授重点在于解读景观的内涵。景观,是阅读世界的方式,分析景观是从根本上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历史的一种方法。风景画、摄影、文学等艺术形式,都是媒介,都是景观的外在表达方式。欣赏景观,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层次。景观是“人类营造之美”,例如花园与伟大的建筑等。绘画是景观的二维艺术,花园是景观的三维艺术,景观是“四维空间”。没有无生命的景观,也没有无生命的生态。
那么,如何通过景观阅读世界呢?第二部分,安介生教授提出:通过远足及旅游,景观的世界从此展开。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探索文化土壤,欣赏艺术珍品,审视自然之美,寻找自然杰作。远足,是为了欣赏“自然之美”:欣赏天然屏障的高山;欣赏生命之源的河流;欣赏人类氧吧的森林;欣赏游牧之地的草原。远足,是为了欣赏人类营造之美:欣赏人类的美好追求直接表达的美丽园林;欣赏人类智慧与技能体现的伟大建筑。远足,也是为了感知“四维空间”的变化以及远足旅游是人类不可丢失的宝贵的“社会权力”。
安介生教授最后总结到:人类的高境界在于更多的感知,而远足或旅游就是在感知,在学习;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山西地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与现代工业文明成就相结合,景观旅游将大有可为。
讲座结束后,安介生教授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张志亮老师提问到:“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城市间景观营造存在同质化现象,都是在简单模仿,忽视景观独特性的挖掘,西方与东方城市景观同质化之间是否有关联度?”安介生教授解答:“西方同样存在同质化现象,尤其是城市地区,由于城市管理的机制,讲究和谐;而乡村地区几乎不存在同质化现象,大多数乡村别墅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具有独特的韵味。启示我们要注重挖掘地方历史与文化,注重文化的传承。”
讲座的尾声,刘改芳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做了简要总结:听安介生教授的讲解,同时收获审美与启迪。首先是审美的启迪,我们要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再次是方法的启迪,让我们了解到做景观研究和文化旅游要注重观察,要走到实地当中,去体味各个景观之间的不同之处;最后是看待世界的方式的启迪,启迪我们要多读书,读大量的文献,更要走到实践中去。
审核:王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