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讲座纪实-河汾讲堂第225期: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5-04-15

2025年4月10日下午3点,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苏智良教授带来一场题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向晋卫主持。

202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本讲座系统梳理了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史实和议题,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谁战胜了日本,第二个部分是两个战场,第三个部分是反攻,第四个部分是中国抗战的伟大意义。在苏联的武力、美国投放原子弹、蒋介石的干预、共产党的工作等一系列因素中,苏教授指出中国凭借广袤的国土、众多的人口,拖下去,打下去,只有殊死抵抗,以空间换时间,才是战胜日本的主要原因。抗争战争后期,日本高额的军费严重影响了日本国民生活与生产,在政治上内阁频繁更迭,同时日本摧毁了千万家庭的幸福生活,战争造成的大量难民,中国出于人道主义,其中上海市二战难民最多的城市,也是救助难民最出色的城市,庇护犹太难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本讲座重点阐述了两个战场的问题,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呼应,成为亚洲大陆打败日本的主战场,正面战场中苏教授介绍了八一三抗战,在战略防御阶段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作出了重大贡献,使得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客观上也为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敌后游击战中平型关大捷、神头岭伏击战、关家垴攻坚战是典型战役。关于反攻苏教授有列举了包括腾冲战役的1944年缅甸滇西反攻。最后苏教授认为中国抗战的伟大意义在于是中国大国崛起的转折点,重塑了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锻造了民族新的领导力量。从国际视野上看东方战场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由于中国对二战的巨大贡献奠定了五大战胜国之一的历史地位,推动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二战的记忆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我们必须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

在互动交流的环节,历史文化学院的老师和同学积极提问,苏教授给了详细专业的回答,从自身经验出发为重新建构山西抗战史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建议。这次宝贵的学术交流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向晋卫老师在总结中对苏教授的精彩报告表达了衷心感谢,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不仅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也为抗战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字:李晶兰、李佳敏

图片:李晶兰、李佳敏

审核:杨波

二审:刘改芳

三审:向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