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党政领导
    • 组织机构
    • 专业设置
    • 办公电话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兼职教师
  • 科研教学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教学
  • 学科建设
  • 党团工作
    • 领导机构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工会工作
  • 双万建设
    • 专业介绍
    • 申报材料
    • 支撑材料
  • 精品课程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中国社科院叶涛研究员于“河汾讲堂”畅谈牛郎织女传说
2018-04-10

  2018年4月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涛先生登上我校“河汾讲堂”,带来了精彩的讲座——“非遗保护背景下的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叶涛先生作为国内外颇有影响力的民俗学家,此次受邀莅临山西大学,受到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

  历史文化学院郝平院长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高度评价了叶涛研究员在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等领域的学术造诣以及作为民俗学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所做出的贡献。“织女,天之子也”。万历七年《沂水县重修织女洞重楼记》载:“唐人闻个中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中文献记载最早、传播最广,无论是诗词等雅文化还是曲艺等俗文化都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牛女之晤不在苍苍七夕,而在吾山之间旦暮矣”,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有其独特的文化体系。叶涛研究员根据自2006-2008年的临沂田野实践经历,并结合文献、碑刻、家谱、地方小戏等资料,系统地阐释了牛郎织女传说在沂源县的“在地化”过程。此外,他分享其挖掘、宣传与保护工作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针对学界各地对“传说源地”的论证,他认为“牛郎织女传说只有流传地,而没有起源地”。同时,他分享了学界牛郎织女传说在台湾、日本、韩国等地的研究情况。

  他对传说类非遗保护的深刻思考和身体力行,深化了我们对存在于口头、文本和仪式等多种传承方式之中的传说之普查、研究与申报、保护现实工作的认知。该传说兼具非遗文化的流传性和共享性, 政府、民众和专家不同角色在此过程中各有担当,其非遗过程为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

  叶涛先生饱含激情的文化盛宴兼具学术与非遗保护的现实价值,其深厚的文献功底和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赢得了在座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同学们也积极互动,在郝平教授主持下讲座结束。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