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党政领导
    • 组织机构
    • 专业设置
    • 办公电话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兼职教师
  • 科研教学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教学
  • 学科建设
  • 党团工作
    • 领导机构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工会工作
  • 双万建设
    • 专业介绍
    • 申报材料
    • 支撑材料
  • 精品课程
友情链接
教师简介
【中国史-教授】贾发义
2020-01-10

874d85af84584852a15116672c2210b8.jpg

贾发义,山西阳城人。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史系主任。2014-201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六个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多次获省级科研奖。2015年当选中国唐史学会理事。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和隋唐五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论文:

山西道教历史发展特点析论,《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

韩愈、李翔的道统说和性情论,《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的南北差异,《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三秦出版社,2010年。

弥陀净土信仰与中西文化交流,《全球史评论》(第三辑),中国社科出版社,2010年。

论晋唐时期佛教净土信仰中国化的条件,《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彰忠义地域文化谱改革开放成就——《盂县志》简评,《沧桑》2012年第3期。

晋唐佛教弥陀净土信仰地域分布特点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姚崇与佛教关系探微,《姚崇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代寺院对诗歌儒释融合作用初探,《山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试论唐末沙陀势力之崛起,《中古时期汾河流域的环境与社会》,三晋出版社,2013年。

中古佛教寺院儒化伦理教育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试论蒲州在隋唐五代时期特殊地位,《山西档案》2014年第4期。

中古时期粟特人移入河东的原因及分布初探,《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第1期。

唐代寺僧和举子之间的互动略论,《山西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唐代寺学析论,《教育学报》2015年第4期。

“白马驿之祸”与唐末幕府文人心理,《中州学刊》2016年第2期。

Historc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Agricultural Growth and Food Security,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6。

隋初“关中本位”文化政策与江南的反叛,《山西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安内”与“攘外”:论唐德宗统治政策的转变,《山西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官方信仰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代泽商汤与二仙信仰为例,《中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东南亚化人的关帝崇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一个例证,《山西大学学报》2018年5期。

临理异民:裴矩对隋朝周边民族关系的经略,《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五台山研究的重要典籍,《山西日报》2019年3月20日。


获奖:

山西省第六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0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奖

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著作: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苹果传奇,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年。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隋唐五代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项目:

雁门关历史文化及景区建设研究(参与),教育厅社科基地项目,2008年。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研究(主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2008年。

山西佛教历史文化研究(主持),山西省社科联项目,2009年。

张壁古堡的历史考察(参与),企事业委托项目,2012年。

寺院儒化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一般项目,2012年。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隋唐五代卷(主持),太原市社会科学院项目,2012年。

东南亚华人关帝崇拜初探(主持), 山西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017年。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77